長壽時代到來,「保護財產安全」成為退休規劃中很重要的一環。愈來愈多人以安養信託結合退休儲備,除了累積資金,還可以搭配保險、醫療、照護及財富傳承規劃,保障退休後自身財產的安全。
尤其是 55 歲以後的準退休族,與其養兒防老,依照不同信託目的、交付財產種類,選擇適合安養信託產品,退休生活會更好!
長壽,是社會進步的象徵,也是一種必須及早因應的風險。所謂長壽風險,是當人類活超過自己預估的壽命時,因為儲蓄太少、退休太早或是退休後花費太多,造成退休金用完時卻仍然存活的風險。有鑑於此,「保護財產安全」也成為退休規劃中很重要的一環。
近年來,有愈來愈多人透過成立安養信託保障退休後自身財產的安全。透過信託專戶支付安養照護和醫療服務所需要費用,避免被有心人隨意挪用或詐騙。
社會轉變 信託本金 5 年激增逾 5 倍
根據信託公會統計,2016 年底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本金為 82 億元,受益人數為 6,744 人;截至 2020 年底,財產信託本金已大幅激增為 435 億元,受益人數也攀升至 3.36 萬人。(圖 1)

信託公會理事長雷仲達表示,有愈來愈多人重視安養信託,主要因應 4 大社會結構轉變:
1. 邁入超高齡社會:
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數字預估,臺灣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占比將在 2025 年超過 20%,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,到了 2065 年高齡人口占比更將達到 41.2%。
2. 家庭結構的改變:
現今少子化、晚婚、不婚、離婚率增高等家庭結構的改變,或是子女可能為了求學或工作,無法與高齡父母同居,使得獨居高齡者人數日益增加。
3.高齡失智症者增加:
依衛福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, 65 歲以上約每 12 人即有 1 位失智者,而 80 歲以上則是約每 5 人即有 1 位失智者(含輕微認知障礙 MCI)
4.高齡詐騙案層出不窮:
近年來如「猜猜我是誰」及「假檢警(公務員)」等高齡詐騙案層出不窮,由於多數高齡者主要經濟來源為自身積蓄,若遭受詐騙,將直接影響基本生計。
因此,在歐美國家十分普遍的財產信託管理也愈來愈為國人接受。將財產交付安養信託的好處, 除了避免財產遭他人覬覦或侵奪以外,生活、醫療、安養機構、看護等支付也有受託銀行把關,專款專用、定期給付,不必擔心浮濫支出,同時也透過適當的投資理財規劃讓資產持續增值。
全方位信託 2.0 五大安養創新服務
由於信託功能十分廣泛,運作上亦深具彈性,金管會推動信託 2.0 計畫,希望改變過去偏重理財信託的現象,結合各項生活需求,重塑「全方位」的信託業務,包括安養信託、員工持股信託、家族信託等。同時將過去單純代收代付款項的功能, 擴大到「跨業結盟」的多元服務。
例如,過去信託 1.0 在安養信託上,受託銀行僅負責將委託人信託的財產,按期代付給安養機構;但到了信託 2.0 時代,受託銀行將與醫療、社福及安養機構等業者合作,提供居家照顧、健檢安排、醫療接送、輔具裝修、機構入住等,提供全方位的財產管理及人身照顧的功能。
你可以信賴,另一種專職的家人,中國信託銀行全方位信託規劃,用心完善你的人生財富。https://bit.ly/3wGrFgo
👉現在就預約專人諮詢:https://reurl.cc/DdrKk5